野生金银花
金银花 名称由来 由于金银花是一对一对地开花,先开的花花瓣为白色,几天后才会变成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 药用价值 忍冬同属多种植物的花蕾在不同地区作金银花药用。除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和毛花柱忍冬外,在地方作为药用的还有淡红忍冬(Lonicera acuminata Wall.)、卵叶忍冬(Lonicera inodora W.W.)、短柄忍冬(Lonicera pampaninii)、净花菰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灰毡毛忍冬(L.macrathoides Hand.-Mazz)、滇西忍冬(L.buchananii Lacein kew Ball.)、皱叶忍冬(L.rhytidophylla Hand.-Mazz)、细毡毛忍冬(L. similis Hemsl.)、盘叶忍冬(L.tragophylla Hemsl.)、新疆忍冬(L.tatarica Linn.var.tatarica)、匍匐忍冬(L.crassifolia)等。 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和初开的花。金银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一般用量6~15克,水煎服,亦可入丸散。脾胃虚寒及气虚体弱者不要使用。我们的古人已经发现,金银花能解菌毒。宋代张邦基的《墨庄漫录》中记载这样一则故事:崇宁年间,平江府天平山白云寺的几位僧人,从山上采回一篮野蕈煮食。不料野蕈有毒,僧人们饱餐之后便开始上吐下泻。其中3位僧人由于及时服用鲜品金银花,结果平安无事,而另外几位没有及时服用金银花的僧人则全都枉死黄泉。可见,金银花的解毒功效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