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雁江区坚持有稻有虾 建设现代农业绿色园区
近年来,资阳市雁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双水双绿、绿色发展”模式,坚持“模式革新+标准引领+体系重构”三驱联动,建设现代农业绿色园区,创造了“稳粮增收、粮虾双赢”的良好局面。2024年,建成稻虾综合种养型绿色园区3个,其中省星级园区1个,辐射带动全区稻虾种养面积达3.3万亩,小龙虾产量3625吨,稻虾产值达3亿元。
创新“三大”发展模式,激活资源增值潜能。依托境内的沱江、阳化河、蒙溪河、清水河4条主河流,以及78座水库、81.2万亩高标准农田、707座提灌站,通过空间重构与要素重组,沿主河流精心布局4条稻虾产业带5大现代农业绿色园区。在此基础上,集中连片打造3.1万亩以“平田模式”为主的稻虾种养示范基地。通过大力推行“一田三收”“一水两用”“一地两种”三大稻虾综合种养发展模式,亩均产值突破7000元,较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增收3倍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30%、60%以上,节约灌溉用水40%以上。
坚持“三大”发展标准,锻造产业竞争优势。严格按照“技术规范、防护绿色、平台共享”三大发展标准,推动稻虾种养标准化、高效化,形成“标准引领—技术增效—共享共赢”的产业升级路径,综合收益显著提升。积极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制定《雁江区稻虾种养技术规程》,细化操作标准23项。推广平田覆膜技术,既可以防虾逃逸、又可以土壤保墒情,实现水稻亩均增收12%、小龙虾亩均增收25%、综合收益提升30%。构建“大业主+小业主”共享平台,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等方式保障农民收益,2024年,带动园区小业主、种养大户发展稻虾种养7000亩,实现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
健全“三大”发展体系,引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稻虾共生模式实现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的生态循环和协同增效,通过健全立体防控、废弃物利用、降本增值三大发展体系,有效带动加工、物流、休闲垂钓等二产三产协同发展,构建“生态投入—品质提升—市场溢价—产业延伸”的价值增值闭环。建成集交易、初加工、冷链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川渝小龙虾集散中心,单日交易量峰值达50吨,构建起“半小时机场、2小时川渝、当日全国”物流体系。创新“秸秆虾壳”双循环系统,以绿色优质赋能产品溢价,秸秆利用率90%以上,培育“保和祥林”“曾虾子”“沱河趣”等品牌10余个,“雁江中和小龙虾”获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举办小龙虾美食节,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总营收近2000万元。